熊猫体育-孙铭徽赛后动情坦言,感谢遍体鳞伤却未曾放弃的自己

jbfwr 体育新闻 2025-09-05 16 0

在昨晚结束的全国男子篮球锦标赛决赛中,广厦队核心后卫孙铭徽凭借加时赛最后时刻的一记高难度三分绝杀,帮助球队以98比97险胜辽宁队,夺得队史第二座总冠军奖杯,比赛结束后,这位27岁的控卫没有第一时间加入狂欢的队友行列,而是独自走向球员通道,弯腰掩面,久久没有起身。

当记者在新闻发布会问起这个瞬间时,孙铭徽的眼眶再次湿润:“我只是想感谢自己,感谢自己受了这么多伤,遇到这么多坎坷,最后也没有放弃。”

伤痕累累的征程

孙铭徽的篮球之路,堪称一部与伤病的抗争史。

孙铭徽赛后动情坦言,感谢遍体鳞伤却未曾放弃的自己

2018年11月,他熊猫体育在对阵广东队的比赛中首次遭遇重大伤病——右肩脱臼,被迫休战两个月,2019-2020赛季,左膝半月板撕裂让他缺席了季后赛关键战役,2021年,右脚踝反复扭伤困扰他整整一个赛季,最严重的是2022年12月的那次左腕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撕裂,医生曾警告他可能需要提前结束职业生涯。

“每次受伤都是身心双重打击,”孙铭徽回忆道,“最痛苦的不是身体上的疼痛,而是看着队友在场上拼搏,自己却无能为力。”

广厦队队医李明向记者透露,孙铭徽是队内理疗室的“常客”,每天至少要花两小时进行伤病预防和康复训练。“他的膝盖、脚踝和手腕几乎处处是旧伤,比赛前需要打绷带固定的部位多达五处,能坚持到现在,靠的是超乎常人的意志力。”

坎坷篮球路

孙铭徽的篮球生涯并非一帆风顺,年少时因身高不足被多家青年队拒绝,直到17岁才被广厦青年队接纳,2015年刚入一队时,他整整一个赛季几乎坐在冷板凳上,场均仅有3.7分钟出场时间。

“那时候真的怀疑自己是否适合打职业篮球,”孙铭徽坦言,“每天训练最早到最晚走,却看不到任何希望。”

转机出现在2017年夏天,时任主教练李春江力排众议将他放入轮换阵容,孙铭徽抓住了这次机会,逐渐成长为球队主力控卫,然而就在事业上升期,他又遭遇了父亲病重的家庭变故。

“2020年是我最艰难的一年,赛季中途父亲重病住院,比赛和医院两头跑。”孙铭徽声音低沉,“有几次深更半夜从医院直接赶往训练场,那时候真的想过退役回家照顾家人,是父亲坚持要我继续追梦。”

孙铭徽赛后动情坦言,感谢遍体鳞伤却未曾放弃的自己

绝杀背后的信念

昨晚的决赛堪称经典之战,辽宁队对孙铭徽实行了全场紧逼防守,前三节将他限制到仅有12分入账,第四节关键时刻,孙铭徽在一次突破中再次扭伤右脚踝,被迫下场接受治疗。

“当时队医建议我不要继续比赛,脚踝肿得很厉害,”孙铭徽告诉记者,“但这是总决赛,也许是我职业生涯最重要的一场比赛,我让队医打上绷带,吃了止痛药就回到了场上。”

加时赛最后14秒,广厦队落后2分且握有球权,教练组原计划布置外线投篮战术,但孙铭徽主动请缨:“把球给我,我来解决。”

当他在三分线外接球时,时间仅剩3秒,面对两名防守队员的封堵,孙铭徽后仰跳投,篮球划出完美弧线应声入网,全场沸腾的同时,他因右脚无法承重而摔倒在地,被队友们搀扶起来庆祝。

“投出那个球时,我什么都没想,”孙铭徽微笑着说,“只是凭借肌肉记忆完成了动作,这就是篮球教会我的——当你付出足够多,关键时刻身体会比大脑更知道该怎么做。”

不曾放弃的信念

从边缘球员到总决赛MVP,孙铭徽用了八年时间,在这段漫长旅程中,他经历了四任主帅更换、多次重大伤病和无数质疑声。

广厦队主教练王博评价道:“孙铭徽是我见过最坚韧的球员,很多人只看到他的天赋,却没看到背后的付出,每次受伤后,他都是第一个回到训练馆的人,这种职业态度感染了整个球队。”

辽宁队主帅杨鸣也在赛后向孙铭徽致敬:“他的故事证明了中国篮球运动员的顽强精神,那个绝杀球是他应得的回报。”

当被问及是什么支撑他走过最困难的时刻,孙铭徽思考片刻后回答:“是对篮球最纯粹的热爱,当我还是个孩子时,就梦想着站在最高舞台上投进制胜球,每次想放弃时,都会问自己:是否对得起那个曾经在水泥地上练球到天黑的小男孩?”

新征程的起点

夺冠夜过后,孙铭徽将前往北京参加国家队集训,备战即将开始的国际篮联亚洲杯,虽然身上多处伤病需要更长时间康复,但他表示已经做好准备迎接新的挑战。

“这个冠军不是终点,而是新的起点,”孙铭徽说,“中国篮球需要更多年轻人相信:无论遇到什么困难,只要坚持努力,终会有绽放的时刻。”

更衣室里,孙铭徽的储物柜上贴着一句手写箴言:“伤痕是勇士的勋章,坎坷是成功的阶梯。”这或许正是他职业生涯的最佳注脚。

无数球迷在社交媒体上转发孙铭徽的赛后采访视频,#感谢不放弃的自己#成为热门话题,一位网友写道:“这不只是一名运动员的故事,更是关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——感谢那些伤痕累累却从未放弃的日子。”

夜色已深,孙铭徽拄着拐杖慢慢走出体育馆,抬头望着满天繁星,他轻声对自己说:“这一路,值得。”

评论